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淋病

淋病

性传播疾病之一。属祖国医学的膏淋范畴。多由交媾不洁,外受湿热邪毒,或过食肥甘辛热之品,积湿生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所致。证见尿道口红肿,小便频数,短涩不利,滴沥刺痛,尿液混浊,如脂如膏,甚则排尿困难,阴茎痛性勃起,腹股沟淋巴结肿痛,伴发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等。女性仅轻度尿频、尿急、尿痛,外阴刺痒灼热,粘液性或脓性白带增多,宫颈水肿月经过多小腹坠胀,伴发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可继发不育。慢性者,尿道刺激症状轻微,可见少量稀薄排泄物溢出,尿液中可见淋丝。腰膝痠软,头晕乏力,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治宜清热利湿解毒,用萆薢分清饮;慢性者宜益肾健脾利湿,用六味地黄汤清心莲子饮等。

猜你喜欢

  • 痧块

    证名。指痧胀刮、放后余毒未尽,留于气分、血分聚结成块作痛。《痧胀玉衡·痧块》:“痧毒留于气分,成气痞痛,留于血分成血块痛,壅于食积阻滞,成食积块痛。盖因刮痧、放痧稍愈,痧毒未尽,不用药以消之之故。施治

  • 阴虚胃脘痛

    证名。多由病延日久,或郁火伤阴所致。《医宗己任篇·四明心法》:“又有一种胃脘痛,是阴虚症将成,须认明白。”症见脘痛时作,缠绵难愈,舌红口干,时或嘈杂,大便干结等。治宜养阴和胃,佐以泄肝,切忌香燥疏气,

  • 斧头花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金雀花之别名,详该条。

  • 茶油巴

    见《广东中医》4(1):40,1959。为茶子饼之别名,详该条。

  • 中西医判

    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条。

  • 肺痛

    证名。指肺部作痛。多因气滞血瘀所致。治以散瘀止痛为主。《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 较剪草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鲫鱼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 裂浆

    指产期未到而破水,以致难产者。毛希蒙《大生全书》:“产期未到,恶露先下,以致水干难生,俗名裂浆。”

  • 目常暮昏

    病证名。见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谓至日暮则目视昏朦。属雀目,详该条。

  • 王九达

    【介绍】:明代医家。字日逵,德安(今属江西)人。至吴、越间刻苦攻医,自悟心法。遇病经治辄应手而愈。撰有《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类》9卷(1628)。按摄生、脏象、经度、运气、脉候、色诊、病能、论治、针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