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红纹
指纹淡红,隐而不露,多属虚寒。
指纹淡红,隐而不露,多属虚寒。
指进、出针时配合病人呼吸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方。木香、藿香、砂仁、豆蔻仁、甘草。水煎服。治胃气不顺,忽然发呕者。
《医学从众录》卷六方。生白术、生杜仲各五钱至一两,附子二至三钱。水煎,空腹服。治腰痛而重。如脉沉而微,口中和者,加肉桂一钱;脉沉而数,口中热者,去附子,加黄柏一钱。
证名亦称骨节烦疼。《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多由风湿相搏、或邪伤营卫、或邪热犯肾、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劳累过度引起的气喘。详气虚喘条。
①上、中、下三焦同现实热的病证。上焦心肺的实热,可见胸膈闷瞀,额汗出,舌干、嗌肿、喘满;中焦脾胃的实热,可见腹痛胀满,不吐不下,喘急;下焦肝肾的实热,可见大小便不通,或下利脓血。②温病气分热邪弥漫的一
见《西藏常用中草药》。为通经草之别名,详该条。
六气病因之一。①《幼科要略》:“长夏湿令,暑必兼湿,暑伤气分,湿亦伤气。汗则耗气伤阳,胃汁大受劫灼,变病由此甚多。”②《中医临证学基础》:“人体感暑夹湿,除暑的见证外,还伴有四肢困倦,食欲不振,胸闷,
方书名。又名《新编备急管见大全良方》。10卷,附《诊脉要诀》1卷。宋·陈自明撰于1271年。本书根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成方编撰而成。首为诊脉部位图及脉诀大要,列述诸风、伤寒、痰饮、咳嗽、脚气、暑、
病证名。见清·包永泰《喉科指掌》。若由心火暴盛所致,舌起龟纹,舌质红赤,满口糜烂,腮舌俱肿,口干,脉实有力,为实证,治宜清心凉膈。若由五志过极,虚火妄动所致。舌起龟纹,舌淡,时起白斑细点,舌破,舌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