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中草药》。为类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即经行音哑。详该条。
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
即紧提慢按。见该条。
类中风病证之一。因悲哀过度,精神消耗,肺气闭郁化热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见《卫生宝鉴》卷十三。即黄连消毒散,见该条。
五臭之一,腥为金臭,入通于肺,故为肺之臭。《素问·金匮真言论》:“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类金,……其臭腥。”临床上,病人或其排泄物发出腥臭,或者病人对腥臭有异常的感觉,常是肺病的征象。如肺痈病人常
胞衣不下的一种病理情况。宋·薛轩《坤元是保》:“恶血流入胞中,胞为血胀而不下,谓之息胎。”详胞衣不下条。
施今墨经验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黄芪、枸杞子、葡萄干、紫河车、茯苓、丹参、何首乌、桑椹。丸剂,每服6克(60粒),一日二次。功能补固精气,通调脉络,抗老防衰。治脏腑功能减退、精神气血损耗所致的早衰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即倪涵初治痢第二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