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疮生于脐部,多见于婴幼儿。证治见疔疮条。
推拿穴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位于第一掌骨背面。《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掐法》:“甘载在掌背,合谷后。”《小儿推拿广意·阴掌九穴疗病诀》:“掐之能拯危症。”
孕育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幼体。详胎条。
痫证五藏分类。出《千金要方》。肝痫,面青,目反视,手足摇。心痫,面赤,心下有热,短气息微。脾痫,面黄,腹大,喜痢。肺痫,面目白,口沫出。肾痫,面黑,目正视,不摇如尸状。
证名,又称小便失禁。指清醒时小便自出不觉,或小便频数、难以自制者。《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小便不禁者,肾气虚,下焦受冷也。肾主水,其气下通于阴,肾虚下焦冷,不能温制水液,故小便不禁也。”《丹溪心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廿。又名火腰带毒。由风热壅于肌表而成。证同一般外痈。治用断毒截腰法:白及、雄黄各一两,研细末,鸡蛋清调敷,干则易之。余参见外痈条。
出《千金要方》卷四。指月经,详该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大戟之别名,详该条。
又称清心涤热或清宫。是治疗热性病邪入心包的方法。热入心包,症见神昏谵语、高热、烦躁不安、舌质绛、脉细数,可用清宫汤使心包热邪向外透达而解。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臑会,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