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马宝,详该条。
病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三。又名玉门不闭、阴门不闭、产门不合。指产后阴道外口不能闭合。多因胎前失于调养,产后气血大虚,不能收摄,或产时伤及产门破损所致。气血大虚者,兼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自汗等
见《兰台轨范》卷七。即半夏汤第一方,见半夏汤条。
见蔡邦华《昆虫分类学》。为紫草茸之别名,详该条。
收涩法之一。治疗表虚或气阴两虚而多汗的方法。如气虚自汗、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脉大无力,用牡蛎散、玉屏风散;阴虚盗汗、午后潮热、口干唇燥,舌质红,脉细数,用当归六黄汤或六味地黄汤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等
见仲景全书条。
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肿病表现的五种危险症候。即五心肿、人中肿、舌头肿、膝胫肿、阴茎肿。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拦路虎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踝关节脱臼。详脚盘出臼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