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粪箕笃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何首乌之别名,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厘正按摩要术》卷二。详凤凰鼓翅条。
见《幼科铁镜》卷五。即生津养血汤,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泉,见该条。
见《江苏省药用植物志》。为茜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李助。
病证名。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即眼反、唇反、舌反、项反、脚反。为五脏精气将脱的危象。
古病名。亦作奔豚、贲肫,又称奔豚气。《难经·五十四难》:“肾之积,名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
推拿手法名。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捵是拉长、扯平的意思。①用一手或两手握住患肢的手指或足趾,作上下颠动。使患肢有如波浪起伏地抖动。②即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