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疫喉宜表

疫喉宜表

喉痧治法之一。清·曹心怡《喉痧正的》:“温疠之邪,郁之深而发之暴,不能自出于表,以至上窜咽喉,苟非洞开毛窍,何以泄其毒而杀其势。”又“此证重在发汗,使痧邪外达,则不致酿成危证;体虚者,尤宜急进……即使自有汗者,仍须汗之,一汗不畅则再汗。”临床上宜表,但仅用于疫喉痧痧毒未透的初期阶段。若痧已露者,则宜随其病机辨证施治,不宜误用发表之药。详丹痧条。

猜你喜欢

  • 张寿甫

    【介绍】:见张锡纯条。

  • 膺俞

    ①中府穴别名。《素问·水热穴论》:“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王冰注:“膺俞者膺中之俞也,正名中府。”中府属手太阴经。位于胸壁外上方,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六寸处。②胸两旁的

  • 五会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人迎,见该条。

  • 郑自清

    【介绍】:见郑荣条。

  • 针灸集成

    针灸著作。又名《勉学堂针灸集成》。4卷。清·廖润鸿撰。刊于1874年。卷1论针灸法、禁针灸穴、别穴、要穴、奇穴、针灸禁忌时日等;卷2论骨度法及诸病针灸法;卷3~4为十四经经穴及经外奇穴。本书引用参考文

  • 柏子

    出《本草经集注》。即柏子仁,详该条。

  • 资生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一:“坤为下睑,络通胃腑,脏属于脾……,脾胃相为表里,主腐熟水谷,保合太和,司培元气,曰资生廓。”由于脾胃具有腐熟水谷,吸收运送营养物

  • 掌心

    即掌中。详该条。

  • 神阙

    ①经穴名。代号RN8。见《外台秘要》。属任脉经。位于脐正中。《证治准绳》:“按脐为神阙穴,禁针之所。”②脐的别名。详该条。

  • 王氏清暑益气汤

    即清暑益气汤第一方,见清暑益气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