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疹
病名。为喉痧的别称。见该条。
病名。为喉痧的别称。见该条。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马尾连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豨莶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初孕大热。详该条。
疝之别名。见《外台秘要》卷二十六。详疝条。
和法之一。治疗外感热性病邪在半表半里(少阳经)的方法。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用小柴胡汤。
痰症之一。指脾肺火郁痰气凝结者。又名郁痰、顽痰、老痰。《景岳全书·痰饮》:“结痰有因脾经郁结而伤阴血者,有因肾水亏损而阴火上炎者,有因脾肺火郁而生痰者。治法若因七情郁结,痰涎滞于喉间者,先用局方四七汤
皮肤针之一种。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如七星并列,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病名。为痰浊上壅,气为痰阻,呼吸有声,声如拽锯。参见喉吤条。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
药物学著作。4卷。明·徐彦纯撰。书成于明初、本书卷1~3将药物分为金石、草、木、人、兽、虫、鱼、果、米谷和菜共10类,收药270种;卷4为药物总论,内容多录自金、元诸医家著述中对药物的阐析与经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