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瘄子

猜你喜欢

  • 雪冻花

    见《草药手册》。为瑞香花之别名,详该条。

  • 陈尧叟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大臣。字唐夫。四川阆中人。真宗赵恒时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检校太傅同平章事。据《宋史》记载,在任广南西路转运使时,因见岭南病者求神不求药,遂将所集验方刻于州驿石柱上

  • 转胞

    病名。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治》。又称胞转、转脬。《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胞屈辟不通,名为胞转。其病状,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多因强忍小便(忍尿疾走,忍尿入房、饱食忍尿等),或寒热所迫,

  • 三阴痉

    指太阴痉、少阴痉、厥阴痉。《张氏医通·诸风门》:“足三阴痉,俱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项强脉沉。”治法用附子散,多汗去川芎、独活加黄芪、当归。详太阴痉、少阴痉、厥阴痉条。

  • 舒肝涤痰汤

    《马培之外科医案》方。香附、当归、佛手、橘红、栝蒌仁、郁金、茯苓、苏梗、枳壳、参三七、半夏、竹茹。水煎服。治肝痈六、七日后,胁肋微肿,或兼咳嗽,大便不利。

  • 温热痉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小儿感受温热病邪,侵袭经络,壮热,发痉者。治宜辛凉镇痉。用白虎汤加全蝎,蜈蚣之类。参见风温痉条。

  • 营池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阴阳。位于足内踝下缘前、后之凹陷处,每侧二穴,左右计4穴。主治月经过多,赤白带下。直刺0.2~0.3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 心蒸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 髓蒸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 血崩

    病名。见《妇人良方大全》卷一。亦名崩中、血山崩、血崩不止、暴崩。指不在经期而突然阴道大量出血者。多因劳伤过度,气虚不能摄制经血,或暴怒伤肝,肝不藏血,以致经血妄行。临床上须防晕厥虚脱。在急则治其标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