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1册。日本·一色直太郎编于1929年。本书收载并介绍了200余种中药药材的有关炮制、鉴别等内容。现有《皇汉医学丛书》本。
见伤寒温疫条辨条。
五脏郁证之一。《赤水玄珠》卷十一:“肺郁者,皮毛燥而不润,欲嗽而无痰。治宜桔梗、麻黄、豆豉。”参见五脏郁证条。
证名。表里同病之一。见《万病回春·伤寒总论》。指营卫肌表和脏腑气血等俱见虚弱症象者。详虚证、表虚证、里虚证条。
即皮肤针疗法。因刺激轻微,适用于小儿,故名。见该条。
又名夹疹痢。因热毒未解,移于大肠所致。清·朱梦芬《麻疹集成》:“麻疹作痢,毒在肠胃,在初热未出时见之,宜疏托为君,佐以行滞;若因食积加以消食行滞;正没、没后见之,宜解毒,凉血,行气。”如临床表现有腹痛
曲脊,亦作拘挛之意。《灵枢·邪客》:“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挛也。”
病名。又名肛瘘、漏疮。多因肛门周围痈疽溃破久不愈而成;或由肛管直肠内壁的感染发展而来。症见肛周有疮口并与管道相通,常流脓水,疼痛或瘙痒,缠绵不愈。若患处肿硬痛,疮口凸起,脓液稠厚,病体尚壮者,属实症;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八卦而命名者。见《证治准绳·杂病》。即泽廓。详该条。
证名。见《寓意草·面议倪庆云危症再生治验》。《张氏医通》卷四:“黑水为胃底之水,此水且出,则胃中之津久已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