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音律之六阴律。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参见六律条。
①同脉逆四时。详该条。②指脉证相反。《素问·平人气象论》:“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九。系指咽喉一侧或二侧生瘤肿起,形如龙眼,顶大蒂小者。多由肺经蕴热或肝气郁结所致。《医宗金鉴》卷六十六:“喉瘤郁热属肺金,多语损气相兼成,形如元眼红丝裹,或单或双喉旁生。”《
指孔道。《灵枢·刺节真邪》:“刺邪以手坚按其两鼻窍而疾偃。”
又称阴虚发热。由于阴液损耗,水不制火所致的发热证。《素问·调经论》:“阴虚则内热。”临床主要表现为潮热、夜热,或五心烦热,并且多兼见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等。治养阴清热,或滋阴降火。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肾疳。见该条。
见《吉林医药参考资料》(1):32,1971。为刺玫果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吕夔条。
见温热论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马兰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