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医学纲目》卷十七。有因脾胃湿热而致者,足心热而不时汗出。因于脾胃虚寒者,足心冷汗时出。参见手足汗条。
小儿病势垂危的证候。《幼科指南心法》:“要辨小儿死症,囟门陷下成坑,喉中拽锯气和痰,目闭无神拘管,口唇牙龈粉白,手足恰似冰寒,鸦声鱼口眼常翻,不乳遗尿闷乱。”对于这些危重症候,在当今医疗条件下救治及时
见地机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鬼灯笼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春秋时秦国名医。据《左传》记载,晋侯有病,先召巫来医治,无效。后来求医于秦,秦王派医缓为晋侯治病。医缓指出病在“膏之上、肓之下”,病重不治。后世以“病入膏肓”形容不可救药的病态或疾病,即源于
即耳屏。《灵枢·五色》:“蔽者,耳门也。”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马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罗周彦条。
见中脘条。
《内经》诊法对体表部位时划分。出《素问·脉要精微论》。详上竟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