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瞳人反背

猜你喜欢

  • 嗞煎声

    听声知病之一。见《证治准绳·幼科》。嗞煎烦躁病难安,躁促声音不感寒。语短气微尿主涩,长迟声细病多般。

  • 悬心

    证名。指胃脘部悬空感,与嘈杂相近似。《灵枢·师传》:“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参见嘈杂条。

  • 胎水不利

    病证名。单南山《胎产指南》:“孕妇胸腹满胀便秘,遍身浮肿,名曰胎水不利,宜服鲤鱼汤。”参见胎水肿满条。

  • 油捻子

    见《卫济宝书》卷上:“当决之,决而以油捻子塞之,良久乃去,可以尽毒。”即在药捻子上润以油类的使用方法。见捻子条。

  • 地莓

    见《本草汇编》。为蛇莓之别名,详该条。

  • 捧耳摇头

    小儿推拿方法。出《幼科铁镜》。又名揉耳摇头,丹风摇头。先用两手拇、食两指揉捏小儿两耳垂,再用两手捧住小儿头部轻轻摇动。有镇惊、退热、祛风寒等作用。《保赤推拿法》:“将两手捻儿两耳下垂揉之,再将两手捧儿

  • 冷齿

    病名。《医学入门》第七卷:“温风起而冷齿易安。”原注:“温风散……水煎服,仍含漱,治风冷齿痛。”即齿痛之由于风冷者。参见牙痛条。

  • 蛭食

    病名。指因水蛭或石蛭的咬伤。见《五十二病方》。又名马蜞啮人、石蛭螫人、蜞蜍著人、马蟥咬伤。多因在水田、池塘、沟渠中逗留或山中行走时被咬伤。蛭之头部或体部可侵入皮肤或肌肉,使伤口流血不止、周围呈水肿性丘

  • 六筋

    推拿穴位名。见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腕部掌侧,自桡侧起至尺侧,依次分别为赤筋(浮筋)、青筋(阳筋)、总筋、赤淡黄筋(心筋)、白筋(阴筋)、黑筋(肾筋)。《小儿按摩经·要诀》:“六筋专治脾肺热,遍身湿

  • 煮散

    煎药法之一。把药物制成粗末的散剂,加水煎煮,去渣服用。如银翘散的煮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