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一叶荻之别名,详该条。
出《尔雅》。为菥蓂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人迎,见该条。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即理中汤第一方,见理中汤条。
【介绍】:晋代医生。字敬之。治病常兼用符咒等。
病证名。见《医学入门·痰类》。又名火喘、火炎上喘。详各该条。
疝之俗称。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详疝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由汗出受风,与湿相搏、风湿凝滞肌肤而成。初起形如粟米,搔痒无度,破流脂水;甚则疮面湿烂,浸淫成片,延及项背。治宜疏风、清热、利湿。内服消风散,外搽冰硫散。相当于脂溢性湿疹。
证名。指冷饮内伤,阴寒凝积所致的胃脘痛。《症因脉治》卷一:“二便清利,手足逆冷,口吐涎沫,得寒饮则甚,此积冷症也。”可用豆蔻丸。《类证治裁·胃脘痛》:“积寒致痛,绵绵不绝,无增无减,当辛热通阳,术附汤
证名。指食欲减退,甚则不欲饮食。《素问·五常政大论》:“太阳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内稸,中满不食。”参见不能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