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即伤食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过食作泻,名曰食泻,即胃泻也。”参见伤食泻、胃泻条。
①《症因脉治》卷二方。黄芩、栀子、桑白皮、地骨皮、甘草。水煎服。治肝经咳嗽,脉左关弦数,木火刑金者。②《症因脉治》卷三方。龙胆草、黄芩、青黛、甘草、桑白皮、地骨皮。水煎服。治肺热腹胀,肝火刑金者。③《
推拿穴位名。即三关。详该条。
指肾。肾藏元阴与元阳,故称。参肾条。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火岁平气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愿闻平气何如而名?……火曰升明。”谓火性得以上升明耀,故名。
指心火。因心为君主之官,故名。《素问·天元纪大论》:“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居于上焦,主宰全身;相火居于下焦,温养脏腑,以潜藏守伏为宜。君火和相火在人体内,一主后天,一主先天,各安其位,共同维持机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为阳虚或阴虚,椒疮日久失治,疳疾上目,泪泉疾病等引起的证候,“视珠外神水枯涩,而不润莹”(《审视瑶函》)。证见泪液减少,甚则枯竭,不能润泽目珠。视之暗淡失泽,转动欠灵,眼
即激经。《证治准绳·女科》:“大抵妊娠经来不多,而饮食精神如故,六脉和缓滑大无病者,血盛有余也,儿大能饮自不来矣。”
病名。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三。其证发生在男子生殖器,色呈红紫,痒不可当。相当于过敏性皮炎。治疗参见赤面风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豨莶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