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类经图翼

类经图翼

书名。明·张介宾撰。11卷。刊于1624年。本书用图解方式以辅助《类经》注文之不足,故名“图翼”。主要包括运气(卷1~2)和针灸(卷3~11)两部分。前者为有关五运六气学说的论述和图表,共80余篇;后者首论经络俞穴,次载针灸要穴歌及诸证灸法要穴等。书中(特别是针灸部分)广泛征引有关资料,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有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并附刊张介宾《类经附翼》4卷。

猜你喜欢

  • 癫痫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①即痫病。又名风眩。古代癫、痫二字通。《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十岁以上为癫,十岁以下为痫。”参见痫条。②癫证与痫证的合称。癫,指精神错乱一类疾病;痫,指发作性的神志

  • 郑梅涧

    【介绍】:见郑宏纲条。

  • 沸水菊

    见《广西中药志》。为千日红之别名,详该条。

  • 杜善方

    【介绍】:唐代医家。京兆(今陕西境内)医工,将药物按性味功用分类解释。删去重复,又附以诸药制使畏恶解毒相反相宜者为一类,撰《本草性事类》1卷,佚。

  • 脾热身黄

    病证名。小儿黄疸,因脾胃积热而致者。《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夫小儿黄疸者,是热入于脾胃,热气蕴积,与谷气相搏,蒸发于外,故皮肤悉黄,眼赤黄也。”治宜清热解毒。用茵陈丸或三黄散。

  • 白喉次将

    见《白喉忌表抉微》。指治疗白喉中比较次要的药物,称为“次将”。云:“白喉初起,辨别不明及症之轻者,与凡风邪之症,皆以此等药、中层消药及下层导药四种。”详药将条及各该条。

  • 仙人草

    出《职方典》。为凉粉草之别名,详该条。

  • 红尖出血舌

    全舌红绛色,舌尖出血如溅。为热盛营血之候,宜用犀角地黄汤加大黄、黄连等治之(见《伤寒舌鉴》)。

  • 火毒

    ①火热之邪郁而成毒。在各种病证中,尤以外科的疮疡肿毒为多见。②指烫火伤感染。

  • 苦远志

    见《滇南本草》。即远志,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