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灵枢·经脉》,生于体表的一种赘生物。即疣赘。又名千日疮。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蟛蜞菊之别名,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即棉花壳,详该条。
淖,滑润之意;泽,作濡润解。即濡润流利。《素问·离合真邪论》:“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灵枢·刺节真邪篇》:“脉淖泽者,刺而平之。”《灵枢·决气》:“淖泽注于骨。”
解剖学同名骨。长方形,左右二块构合,支撑鼻背。
见《滇南本草》。为无花果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麻柳叶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颊,指耳前、颧下之颜面部分。《证治准绳·杂病》第八册:“颊,面旁也。属手足少阳三焦、胆,手太阳小肠,足阳明胃经之会。”《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肺热病者,右
人体部位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腕关节。由腕骨近端与尺挠骨远端组成。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即芎汤第一方,见芎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