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蚕豆之别名,详该条。
指气喘时出现鼻翼煽动、胸膺高挺的症状。常见于严重的呼吸困难疾患。参见息高、张口抬肩条。
见《造化指南》。为曾青之别名,详该条。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为硼砂之别名,详该条。
即用轻剂宣通肺气,清解表热的治法。如感受秋季温燥之气,身微发热,口干而渴,干咳无痰,用桑杏汤之类。
出《新修本草》。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金代医官职称。专门掌管检查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的官吏,官阶从五品。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犁头草,详该条。
①指五脏通应于体表的外窍。藏象学说认为体表孔窍无论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均与五脏相通应,故《金匮真言论》有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耳”、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二阴”之说。《灵枢·脉度
出《名医别录》。为白苏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