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气不调

猜你喜欢

  • 太医局判局

    宋代医官职称。曾一度为太医局副长官,其职位在太医局提举之下。该职系选择熟悉医药之人才充任,共2人。

  • 楸叶常山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臭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 东医宝鉴

    医学全书。23卷。朝鲜·许浚等撰于1611年。作者选摘我国明以前医籍予以分类编纂而成。全书分为内景篇、外形篇、杂病篇、汤液篇、针灸篇五类,各类均详分细目,记述了多种病证的症候、病因和治法等内容。其中的

  • 蔽骨

    见骭条。

  • 胃腔。《素问·调经论》:“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 舌根痈

    病名。多由时病热毒不清引起。《重楼玉钥续编》:“舌根生痈,红而且肿。”甚至连喉肿痛。治宜清热凉血解毒。可选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参见舌痈条。

  • 番瓜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南瓜之别名,详该条。

  • 野石榴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 丹疽

    病名。出《枕藏外科钞》。即涌泉疽,见该条。

  • 血丝疔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三十四。即红丝疔,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