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行眩晕

经行眩晕

病名。指每逢行经期或经后出现头目眩晕,视物昏花的病症。多因血虚肝肾阴虚痰湿所致。若素体血虚,或精血化源不足,经行时其血更虚,血虚不能上荣于脑,症见经期或经后头晕如旋,面色白,心悸少寐,经行量少,色红质稀,治宜益气养血安神,方用归脾汤加枸杞、制首乌;若因阴虚虚火偏旺,每值经行阴血益虚,水不涵木,症见经来之时,尤其经后,头晕目眩,耳鸣如蝉,口干咽燥,烦躁易怒,治宜滋阴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若因脾失健运,湿聚成痰,痰湿上扰清窍,症见经行头晕,头重且胀、泛恶、呕吐痰沫、嗜卧懒言,治宜祛痰降浊,轻症用温胆汤加味,重症宜健脾温阳化湿去痰,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猜你喜欢

  • 鸡肠子草

    见《陕西中草药》。为铃铃草之别名,详该条。

  • 寮刁竹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徐长卿之别名,详该条。

  • 裴王庭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五色旁通五脏图》1卷,已佚。

  • 寒疫论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 白熟苔舌

    舌苔白厚,明而不透,白而无光的舌象。此气血两亏,内脏虚寒已极之候,病多危重(见《伤寒舌鉴》)。

  • 择乳母法

    选择乳母标准。出《千金要方》卷五上。其选择法云:“凡乳母者,其血气为乳汁也。五情善恶,悉是血气所生也。其乳儿者,皆宜慎于喜怒。夫乳母形色所宜,其候甚多,不可求备。但取不胡臭、瘿瘘……,无此等疾者,便可

  • 罗天益

    【介绍】:元代医学家。字谦甫。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是金代著名医学家李杲的学生,医学造诣很深。他继承李杲学说,集录诸家之说,结合自己的经验良方,并附列验案,撰成《卫生宝鉴》一书。还有《内经类编》等著作

  • 土茴香

    见《中药志》。为莳萝子之别名,详该条。

  • 三十四号小畜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感门》卷二十一。即必胜汤,见该条。

  • 王翃(hóng 宏)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东皋,号翰臣。嘉定(今属上海)人。曾选用山野农村易得方药,编成《握灵本草》(1683年刻行),另编有《万全备急方》、《万全备急续方》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