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

方书名。简称《肘后备急方》。8卷。晋·葛洪撰。约成书于三世纪。本书是作者将其所撰《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最初名《肘后救卒(一作卒救)方》,后经梁·陶弘景增补录方101首,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此后又经金·杨用道摘取《证类本草》中的单方作为附方,名《附广肘后方》,即现存的《肘后备急方》。全书共73篇(现缺其中3篇),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或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药、针灸外治等法,并略记个别病的病因、症状等。所选方药大多简便有效,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晋代以前的民间疗法的一些成就,起了普及医疗的作用。建国后有排印本。

猜你喜欢

  • 产后喉中气急喘

    出《经效产宝·续编》。即产后孤阳绝阴。详该条。

  • 玉理

    指处女膜。出《洞玄子》。

  • 避年

    出《脉经》。亦名避经、周经。指月经周期一年来潮一次者,不属于病症。与经闭不同,但临床较为少见。

  • 肝主升发

    肝气的一种作用。肝的功能正常时,如春天树木,充满生机,表现升发之象。但升发太过,则为肝阳上亢,反会出现头痛、眩晕等证候。

  • 风寒喘急

    指风寒病邪内郁于肺而致的喘急。《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肺主皮毛,一受风寒,内闭肺气,则气逆不降,呼吸气急,故作喘也。”发热无汗者,宜以华盖散,汗而散之;若肺气本虚,外复为风寒所伤者,宜以参苏

  • 黄芪桂枝五物汤

    《金匮要略》方。黄芪、芍药、桂枝各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一方有人参)。水煎,分三次服。功能益气温经,和营通痹。治血痹,肌肤麻木,脉微涩小紧。

  • 罗子敬

    【介绍】:见罗知悌条。

  • 伤娠

    出《三国志·方技传》。即小产。详该条。

  • 大陵

    经穴名。代号PC7。出《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作太陵。别名鬼心。属手厥阴心包经。输(土)、原穴。位于掌后腕横纹上,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凹陷处。布有正中神经掌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并有腕

  • 青缸花

    见《外科正宗》。为青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