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病名。指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痹阻气血,引起以关节、肌肉痠痛、拘急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②泛指病邪闭阻肢体
指受惊吓所致的疾病。《张氏医通·神志门》:“惊则气乱,郁而生火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或自汗,或眠多异梦,随即惊觉。并宜温胆汤加熟枣仁,如远志丸、妙香散、平补正心丹、龙齿清魂散皆可选用。”《
骨名。指下颌骨体。
见医方全书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冻疮。详该条。
指脾脏周围的一种组织。《难经·四十二难》:“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有人认为散膏可能是胰腺。
《仙传外科集验方》方。当归三两,甘草、黄芪、白芍药、天花粉各一两,熟地黄、生地黄各半两,金银花二两。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去滓,病在上者食后服,病在下者食前服。治恶疮初起,及痈疽、疔疮肿痛。
厥证之一。寒厥之指尖独冷者。《杂病源流犀烛·诸厥源流》:“大约手足寒者为寒厥。……又有独指尖冷者,则名清厥,宜理中汤。以上寒厥所统。”参见寒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山扁豆之别名,详该条。
眼科病证。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即赤丝乱脉证。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