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肝气逆证

肝气逆证

证名。指肝脏气机不和,出现上逆或横逆等证候。《圣济总录》卷四十一:“肝气逆面青多怒。”《类证治裁》卷二:“胁痛吐血者,肝气逆也,化肝煎。”又卷三:“怒郁伤肝气逆,解肝煎。”《西溪书屋夜话录》谓肝气逆上冲心,热厥心痛者,宜泄肝,药如金铃、延胡吴萸川连;兼寒,去川连加椒、桂;寒热俱有者,仍入川连,或再加白芍;肝气上逆冲肺,猝得胁痛,暴上气而喘者,宜抑肝,药如吴萸汁炒桑皮苏梗杏仁橘红之属;如肝气横逆乘脾,脘腹胀痛者,治宜培土泄木,用六君子汤加吴萸、白芍、木香;肝气乘胃,症见脘痛呕酸者,二陈加左金丸,或白蔻金铃子等。

猜你喜欢

  • 运气学说

    古代探讨气象变化规律的一门知识。是在当时天文、历法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约起于汉代,而盛于唐宋,为古代农家、医家、兵家、阴阳家、天文历法家等所广泛应用。在医家其内容集中反映在王冰注释的《素问·天元

  • 心筋

    推拿穴位名。即赤淡黄筋,详该条。

  • 小颠茄

    ①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丁茄之别名。②出《生草药性备要》,为金扣钮之别名。各详该条。

  • 酒积

    病证名。九积之一。见《儒门事亲》卷二。指因饮酒过多而成积滞者。《医碥》卷三:“酒积,目黄口干,肚腹胀痛,少食。宜葛根、枳实、麦芽之类。”亦可用曲蘖丸、酒积丸、乌白丸等方。(《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

  • 板栗壳斗

    见《草药手册》。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 单腹胀

    病名。指四肢不肿而腹大如鼓的病症。《景岳全书·杂证谟》:“单腹胀者,名为鼓胀,以外虽坚满而中空无物,其象如鼓,故名鼓胀。又或以血气结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蛊,亦名蛊胀。且肢体无恙,胀惟在腹,故又名单腹胀

  • 瓜瓤瘟

    病名。瘟疫的一种。《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瓜瓤瘟,胸高胁起,呕血如汁是也。”证情多危重。治宜生犀散、加味凉膈散等。参见瘟疫条。

  • 分腠

    分,分肉;腠,腠理。分肉和腠理等组织。《素问·水热穴论》:“阳气留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

  • 凤凰展翅

    ①小儿推拿方法。出《小儿推拿广意》。《厘正按摩要术》卷三:“法主温,医用两手托儿手于总经上,将两手上四指在下边两面爬开,二大指在上阴阳二穴,两面爬开,再以两大指捏阴阳二穴向外摇二十四下,捏紧一刻,又将

  • 忌口

    根据病情的需要,要求病人忌食某些食物。《灵枢·五味》:“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金匮要略》等书也有所强调。临床常见的,如水肿忌食盐,黄疸、腹泻忌食油腻等。此外,忌口还包括调节饮食,切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