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肮(kàng 亢)

肮(kàng 亢)

通亢、吭。颈前部;喉咙。《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不搤其肮。”

猜你喜欢

  • 苏家

    【介绍】:南北朝初期医生。精于小儿科。系精于儿科之苏姓家族总称,其具体名字均失传。

  • 贾思诚

    【介绍】:元末明初医生。浦江(今属浙江)人。为李濂之外弟。早年与李濂皆师事城南闻先生。早年治经学,后受医说于朱丹溪之门,治疾有奇验。如至正十二年(1352年)治张某眩晕,贾氏采用情志调节法治之,辅以药

  • 寒从内生

    阳气虚衰的病机之一。阳虚则阴盛,阴盛则内寒。临床多见形寒肢冷及水肿、痰饮等症。非因外感寒邪,而是体内阳虚所致。《素问·厥论》:“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参见内寒条。

  • 颏(kē 科)

    由承浆以下至下颔骨下缘的部位。俗称下巴或下巴颏。

  • 雀啄脉

    七怪脉之一。脉象急数,节律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

  • 虞翻

    【介绍】:三国时期吴国医生。吴将吕蒙的随军医生。

  • 芍药黄芪汤

    ①《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方。芍药四两,黄芪、白芷、桂心、生姜、人参、川芎、当归、干地黄、甘草各二两,茯苓三两,大枣十枚。为粗末,水、酒各半煎服,日三次。治产后脘腹痛。《千金翼方》无人参、当归、川芎、地黄

  • 清肠润燥

    润燥法之一。治疗大肠燥热而便秘的方法。患者大便干结、口臭唇疮、面赤、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实,用麻仁丸。

  • 崔真人脉诀

    见脉诀条。

  • 肩骨出臼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六。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