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图经》。为马齿苋之别名,详该条。
指急性热病传至阳明腑实阶段的三种急下证。即《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
灸法名。即非化脓灸,见该条。
小肠在承受胃中饮食以后,进行消化和分清别浊的过程。其中饮食精微在小肠吸收后,由脾转输到身体各部;糟粕部分下注大肠,部分水液泌入膀胱,成为大小便排出体外。
证名。指筋痿。《医宗必读·痿》:“肝痿者,筋痿也。”详筋痿条。
即麻黄细辛附子汤,见该条。
即手之第二指。
见《药材学》。为柿蒂之别名,详该条。
消法之一。即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治法。详醒脾、消食导滞、补脾益气等条。
出《幼科全书》。即胎怯。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