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图经》。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医宗汇编》。即天葵子,详该条。
【介绍】:见郑宏纲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佚名《眼科统秘》。即睥肉粘轮。详该条。
病证名。《古今医统》:“经血不通,气血逆行,而上攻于目,故目每害之,满眼红筋,或如血翳包睛之状,甚者血灌瞳人。”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见《宁夏中草药手册》。为补血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挢是举起、翘起和矫正的意思,引即导引。指按摩和导引法。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挢,……谓为按摩之法,夭挢引身,如熊顾鸟伸也。”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张氏医通》卷八:“小肠之府为雷廓,又名关前廓。”详雷廓条。
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干涩,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