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背脊骨折法

背脊骨折法

正骨手法。《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凡剉脊骨不可用手整顿,须用软绳从脚吊起,坠下身直,其骨便自归窠。”即今之绳索悬吊法。适用于脊椎压缩性骨折及脊椎错位的复位。

猜你喜欢

  • 衈(ěr 尔)

    病证名。衈者,“耳血也”(《玉篇》)。《红炉点雪》卷一:“耳出血曰衈。”系指耳中出血。由少阴亏损,虚火上炎致者,耳中血出淡红,不疼不肿,或兼见手足心热,唇红颧赤,脉象细数等。治宜养阴、清热、止血。可选

  • 杏叶沙参

    见《救荒本草》。为荠苨之别名,详该条。

  • 晬(zui 醉)时

    即一周时。指一天的某一时辰至次日的同一时辰。《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 吕熊飞

    【介绍】:晚清医家。字樵翁。浙江鄞县(宁波)人,长于眼科,撰《眼科易秘》4卷(1876年刻成),记眼科杂证,并附歌诀,又用八卦配两目以解释眼病。

  • 八纲

    辨证的八个基本纲领。《医学心悟》:“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参见八纲辨证条。

  • 尚药局丞

    后齐医官职称。尚药局中局丞2人,为局内高级官职。

  • 混沌衣

    出《本草纲目》。为紫河车之别名,详该条。

  • 血痔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因便而清血随出者血痔也。”即有明显便血症状的内痔。治疗见内痔条。

  • 颧疔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又名颧骨疔、赤面疔。多因胃经积火成毒而生。不论左右,初如粟米色黄,次如赤豆,顶凹坚硬,按似疔头,麻痒疼痛。刃宜蟾酥丸,次服黄连消毒饮。外治法同疔疮。

  • 景岳全书

    医书。64卷。明·张介宾撰于1624年。全书分传忠录、脉神章、伤寒典、杂证谟、妇人规、小儿则、麻疹论、痘疹诠、外科钤、本草正、新方、古方、外科方等。择取诸家精要,对辨证论治作了较系统的分析,充分阐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