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位于手背腕横纹前1.5寸,当第二指伸肌腱桡侧及第四指伸肌腱的天侧处。一说在指总伸肌腱的两侧。一手二穴。主治急性腰扭伤。向掌心斜刺0.5~1寸。
【介绍】:北宋人。号大醇。博学善读书,为人旷达而清廉,自托于医,为人治病,常不取酬,贫乏几不能以自存,而未尝有不足之色,为当时士大夫所知。得王安石赞许。
书名。8卷。清·蔡烈先辑于1712年。本书将《本草纲目》中所附的单方(包括全部附方以及发明项下的个别处方),按病证分类编成索引。每一病证均记明该书的卷、页数。内容分为通治部、外科、女科、儿科、上部、中
养生类著作。明·陈继儒辑。本书以读书随笔形式,辑录历代养生家的轶闻趣事,并附以自己的学术见解,重点阐明了“咸多伤生,淡食延龄”;“药可以延年,亦可以折寿”;“绝欲延寿,劳神损命”等养生学观点,有一定的
【生卒】:1877~1956【介绍】:近代医家。字赤电。浙江鄞县人。曾在中药铺学习,以后又钻研医学,在医学上有一定成就。主张博览群书,以“发前人所未发”,提倡吸收新鲜事物,反对保守固执,认为临症要随机
六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腧也。”马莳注:“手少阴心经之本,在锐骨之端,即神门穴,标在背之心俞穴。”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为莱菔叶之别名,详该条。
出《肘后备急方》。即恶露不绝。详该条。
病名。《证治准绳·杂病》:“由眦而起,贯过气轮,如皮似筋,横带至于风轮,光亦不损,甚则掩及瞳神,方碍瞻视。大抵十之八九皆由大眦而起,……眼科钩割一法,唯此患最为得效。”同胬肉攀睛。详该条。
见《药学学报》12(10):690,1965。为铁棒锤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