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脉诀刊误

脉诀刊误

脉学著作。又名《脉诀刊误集解》。2卷。元·戴启宗撰。戴氏认为当时流传颇广的高阳生《脉诀》,内容虽较通俗,又是以韵语歌诀的形式编写,但其中不免语意不明,立义偏异,并存在不少错误。遂以《内经》、《难经》、张仲景华佗王叔和及历代有关论述,对《脉诀》原文考核辨妄,详为订正,观点颇多可取。后经明·汪机于1523年予以补订,汪氏集诸家脉说并将他所撰《矫世惑脉论》附录于后。解放后有排印本。

猜你喜欢

  • 截肠

    病名。脱肛之别称。见《外科大成》卷二:“截肠者,脱肛症也。”详脱肛条。

  • 曲尺痔

    病名。即肛漏。《外科十三方考》下编:“肛门侧边一寸处,如疽如节,穿头后,时出脓水不干,延数日后,患部即肿起化脓,再数月后又有一枚肿起成脓,脓水不干,延穿至三四孔后,内中结玺。”治宜内服槐角丸,外以药线

  • 石膏泻白散

    ①《症因脉治》卷二方。①石膏、知母、桑白皮、地骨皮、甘草。为粗末,水煎服。治燥火伤肺,咳嗽气喘。若痰多加贝母、栝蒌。②桑白皮、地骨皮、甘草、枳壳、桔梗、石膏。为粗末,水煎服。治食滞中焦,化生痰饮,肺火

  • 脊俞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脊中,见该条。

  • 李庆申

    【介绍】:见李子毅条。

  • 三部五脉

    小儿察色辨脉方法。《奇效良方》:“小儿三部,面看其色为一部,虎口脉纹为二部,一指脉为三部。五脉者,上按额前,下按太冲,前三部,共为五部。”

  • 神草

    出《吴普本草》。为人参之别名,详该条。

  • 官医提举司提举

    元代医官职称。系官医提举司之主要负责官员,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为从六品。

  • 姚懋良

    【介绍】:见姚能条。

  • 黑靥

    病证名。见《奇效良方》。又名倒靥、黑疮倒靥、陷伏。痘疮收靥时,外感寒邪,腠理复闭,身痛四肢微厥,痘转青紫或呈黑色者为黑靥。出痘时感受风寒或毒气弥盛,心热与外热壅郁,蒸腾不消,毒复入里;或食少腹泄,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