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脾实腹胀

脾实腹胀

病证名。指湿热伤脾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脾实腹胀之症,眼目黄肿,夜不得卧,肚腹时热,小便赤色,大便或结或泻,或时作痛,泻下黄沫,肛门热痛。”多因膏粱积热,湿热之气,聚于脾中,转输失常所致。治宜清热化湿为主。眼目黄肿,宜龙胆泻肝汤。肚腹时热,宜川连戊己汤川连枳壳汤。小便赤色,宜导赤各半汤。泻下黄沫,家秘泻黄散。肛门热,川连枳壳汤加黄柏、槐米。胸前满闷,栀连二陈汤栀连平胃散枳实以消痞满。参见腹胀、内伤腹胀条。

猜你喜欢

  • 追风毒剉散

    《仁斋直指方论》卷四方。羌活一两,槟榔、防风、炒桑白皮各五钱,炒郁李仁、大黄各一分。为粗末,每服三钱,加黑豆一百粒,水煎服。功能疏泄风毒。治脚气热盛者。若热甚大便秘,重用大黄。

  • 湿

    病因六淫之一。亦称湿气。湿为长夏的主气,故长夏多湿病。《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参见湿气条。

  • 驻景丸

    ①《银海精微》卷上方。楮实(微炒)、枸杞子、五味子、制乳香、川椒(去目,炒干)、人参各一两,熟地黄(酒浸)二两,肉苁蓉(酒浸)、菟丝子(酒浸,蒸)各四两(一方加当归)。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

  • 解精微论篇

    《素问》篇名。本篇解释哭泣涕泪之原因,因其理至为精微,故名。内容主要说明涕泪的产生是受精神因素影响,文中还探讨了迎风流泪等病症的原因。

  • 择食

    病证名。恶阻症候之一。指妊娠早期发生的嗜食辛辣,嗜酸,厌油等,称为择食。无其他不适,可以任其选择所喜食物,过期自安。参见恶阻条。

  • 九孔螺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石决明之别名,详该条。

  • 肺善

    五善之一。声音响亮,肌肤滑泽,大便如常者为肺善(见《外科正宗》)。

  • 耳穴模型

    针灸教具。是标示耳针穴位位置的模型。又称耳针模型。多用塑料、乳胶或石膏制成。供针灸教学和临床参考之用。

  • 神仙追毒丸

    即紫金锭,见该条。

  • 医方经验汇编

    书名。清末余奉仙撰。全书分51章。1~5章阐述四诊、用药等说,其余分述风痫、风寒、时气、温疫及各种异型疫病证治经验200余条;各症论述病因、证候,并列治疗方药及经治医案,对疫病证治,有独到之处,案语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