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温疫条辨》卷四方。石膏八钱,僵蚕(酒炒)、豆豉各三钱,蝉蜕十个,薄荷、黄芩、黄连、黄柏(盐水炒)、栀子、知母各二钱。水煎去渣,入米酒,蜜冷服。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五心烦热,两目如火,鼻干面赤,舌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胆南星、黄连各一两,牛黄二钱,当归身、甘草、朱砂各半两。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临卧唾津咽下。治舌纵口角流涎不止,口目斜,手足痿软。
小儿推拿方法。《小儿推拿广意》:“脐上,运之治肚胀气响。”
见《本草纲目》。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石仙桃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刘纯条。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椿叶。详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肘关节后脱臼。详手臂出臼条。
病证名。见元·朱震亨《幼科全书》。由乳食不消,伏结于内,致成癖块而引起的发热。症见癖块结于胁下,按之则痛,发热不规则,或伴有腹胀、呕吐。治宜疏肝和胃。用四逆散合温胆汤加鳖甲,或配合服疏肝理脾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