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代著名医家。一名玉路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少为诸生,三十岁左右因目疾为医所误治,遂发愤学医。曾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典医籍加以注释。现存有《四圣心源》、《伤
情志三郁之一。多因悲忧过度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若忧郁病者,则全属大虚,本无邪实。……盖悲则气消,忧则气沉,必伤脾肺;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必伤肝肾。此其戚戚悠悠,精气但有消索,神志不振,心脾日
见《青海药材》。为车前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李仲元条。
①《幼科发挥》卷三方。苍术(米泔浸)、厚朴、陈皮、猪苓、泽泻、白术、茯苓各一两,甘草、官桂、草果仁各三钱。为末,面糊为丸,麻子大,米汤送下。治小儿一身尽肿。②即胃苓汤作水丸,治证同。见胃苓汤条。
病证名。指痰湿阻滞,气机不利,喘而咳微者。《不居集》卷十五:“气涩嗽:气涩咳嗽,气塞喘而咳不起也。用二陈汤加瓜蒌、莱菔子、桔梗、枳壳。”参见咳嗽条。
见《灵枢·骨度》。手指指骨之间或指骨与掌骨相连接处。即指关节与掌指关节。
①专门治疗骨、关节、软组织及内脏损伤的一门医学分科。元代官方医学增设了“正骨兼金镞科”所以《世医得效方》在卷十八有“正骨兼金镞科”一栏。《医宗金鉴》卷九十:“今之正骨科,即古跌打损伤之证也。”②指尺骨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白点一颗,如星光滑,当睛中盖定,虽久不大不小,傍视瞳神在内,……肾络气滞膏凝,结为此病,虽服不退,点亦不除,终身之患。”本症属宿翳,详该条。
手发背之俗称。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