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即晕车、晕船。《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论》:“无问男子、女人,乘车船则心闷乱,头痛吐逆,谓之注车注船,特由质性自然,非关宿挟病也。”
见清·袁句《天花精言》。即痘疮。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术附汤,见该条。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即理中汤第一方,见理中汤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九。系指咽喉一侧或二侧生瘤肿起,形如龙眼,顶大蒂小者。多由肺经蕴热或肝气郁结所致。《医宗金鉴》卷六十六:“喉瘤郁热属肺金,多语损气相兼成,形如元眼红丝裹,或单或双喉旁生。”《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牛奶浆根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五十二病方》。即漏之古称。详漏条。
见《喉风论》:“咽通地气,饮食之道也,俗名食喉。”即咽。详咽条。
【介绍】:宋代医生。泗州(今安徽盱眙)人。原为儒生,后弃儒从岳父杨介习医,精通医术,曾任医科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