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下血夹有白色液体。参见崩漏条。
病证名。出《灵枢·热病》。瘴,引纵也。谓宜近而引之远,宜远而引之近,皆为牵掣也。此处指目牵动感。
见静光禅师考定《女科秘要》卷三。即经行先期,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T38。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直下8寸;或于外膝眼与解溪穴连线的中点取穴。另说“在上廉下一寸”(《太平圣惠方》);“膝下五寸许”(《针灸大全》)。布有腓肠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颏痈。见该条。
见《闽东本草》。为胡枝子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妇科易知录》:“虽已受孕,亦有月经依旧时下者,谓之胎垢。”即激经。详该条。②见清·鲍相璈《验方新编》卷五。即鳞体。见该条。
即胞衣。详该条。
见《食疗本草》。即竹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