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府标本药式补正
见藏府标本药式条。
见藏府标本药式条。
【介绍】:见张锐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腋痈。见该条。
病名。①指阳虚肺寒所致的多饮多溲。《素问·气厥论》:“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景岳全书·杂证谟》以本症属阴消范围,参见阴消条。②指因心火刑肺,肺燥津耗所致者。《辨证录·消渴门》:
指药物性味和平者,多属调理扶正之品。《素问·五常政大论》:“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①五脏之经脉。《素问·热论》:“治之各通其藏脉。”一说指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②真脏之脉。详真脏脉条。
见《动物学大辞典》。为脆蛇之别名,详该条。
喉科著作。不分卷。清·赵溥泉辑于1855年。此书是辑录前人喉科著述而成,首载喉证秘集,详述喉证病因及辨证治疗大法;又列吴氏(阙名)丹药编目,其中载有喉科用药多种,颇多经验效方。另载张宗良咽喉总论等喉证
证名。①又称嗽血。见《济生方》。指咳嗽有血。来自肺脏者。多因外感风热燥火,或木火刑金,阴虚火动,灼伤肺络所致。《医林绳墨·血论》:“从嗽而来于肺者为咳血。”《症因脉治·吐血咳血总论》:“咽中胃管呕出名
前阴尿道口与后阴肛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出下窍。”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撰有《备急效验方》三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