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方。细辛、黄芩、防风、大黄(微炒)各一分,川椒(去目)、蜡各半两。为细末,用清麻油三合煎至紫色,滤过下蜡,为膏,每服用大豆大,点于耳中,日三次。治小儿风热入脑,或因水入而致的耳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水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窦杰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即小儿寒厥,详小儿厥证、小儿寒厥条。
即豉饼灸,见该条。
见《中草药通讯》(12):6,1976年。即法罗海,详该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琴叶榕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张元素条。
书名。1卷。清·曹心怡撰。刊于1890年。本书论述喉痧(即猩红热)一病的源流、病因、病证、脉象、治法、禁忌等,并附若干治疗方剂。有独到之处,现有《中国医学大成》(附增眉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