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篇名。吴崑注:“解,释也。是解释阳明经为病之义。”本篇分析阴阳经脉的实热证状和病理变化,说明阳明病恶木、恶火、恶人的道理,故名。
【介绍】:宋代医生。编有《婴儿病证幼幼方论》十卷。
又称宣白。宣通肺气的方法。肺气不利表现为咳嗽、气喘、痰多,用麻黄、北杏仁、桔梗、紫菀、紫苏之类开通肺气,化痰止咳。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即荠菜。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臑会,见该条。
①病名。指发于深秋以至冬月的伏气温病。见《济生方》卷三。《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伏暑症,暑久伏病也,……若热毒之气既已受之,或为些小风寒所固,此毒遂渐渐入内,伏于三焦肠胃之间,或秋或冬,久久而发,此
见《黑龙江中药》。即獾油,详该条。
【介绍】:见唐玉书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乌蔹莓之别名,详该条。
拔罐法的古代名。出《本草纲目拾遗》卷二。详火罐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