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叶之简称,详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瓶尔小草之别名,详该条。
与肺失清肃相同而喘咳气逆的病情较重,是肺失清肃的进一步发展,治疗一般以降气平喘为先。参肺失清肃条。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即滑胎。详该条。
见《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白花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是针刺面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面部和经络联系密切,“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灵枢·五色》明确指出,在颜面,“五藏六府肢节三部也,各有部分”,并具体记
概指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等性质和功能。
证名。指便下多气泡如蟹沫状。见《世医得效方》卷六。为气痢证候之一。详见该条。
指服药期间对某种食物的禁忌。如牛膝忌牛肉、商陆忌犬肉、乌梅忌猪肉等。这种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只是经验的记载,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