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济生方》卷五。即苍耳散,见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紫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鸦片,详该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病痉,详该条。
指脾气失却正常的运化功能。《千金要方》:“土气不调,四肢不举,言无音声。”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又名印堂疔、眉心疽、面风毒、印堂疽。生于两眉中心印堂穴。色黑木痛、麻痒太过,根硬如铁钉之状,寒热并作,治法见疔疮;若毒初色暗根平,肿硬疼痛,无脓黑陷者同疽,治同百会疽。
指骨髓。《灵枢·五癃津液别》:“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痠。”
病名。即哑瘴喉风。详该条。
经穴分类名。指十五络脉从本经(脉)别出之处的穴位(见表)。其中十二经脉的络穴,有沟通表里经脉和治疗表病及里、里病及表,或表里两经同病的见证;任脉督脉及脾之大络有通调躯干前、后、侧部营卫气血和治疗胸腹、
见《新华本草纲要》。为水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