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又名捏破涎涡儿。《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二:脾之液为涎,脾气冷不能收制其津液,故流出渍于颐上。”治宜温中健脾。用益黄散、理中丸。
【介绍】:见刘松泉条。
①出《王安卿采药志》。为大金钱草之别名。②见《湖南药物志》。为蜘蛛抱蛋之别名。各详该条。
【介绍】:见詹文升条。
见《本草推陈》。为番杏之别名,详该条。
臂的外侧。《素问·骨空论》:“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
出《四川通志》。为狗屎花之别名,详该条。
谿同溪。见八溪条。
病证名。指头生小疮,浸淫瘙痒,黄膏出不生痂,连年不愈者。用苦参汤浸纱布塌疮上。
①指与五脏相应的色、时、音、味、日等五种变化。《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五藏有五变,……肝为牡藏,其色青,其时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心为牡藏,其色赤,其时夏,其日丙丁,其音徵,其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