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名方类证医书大全条。
证名。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疼,义同痛。详腰痛条。
【介绍】:见查万合条。
运气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凡阴干主运之年,中运不及,若遇司天之气为克中运者,则由于中运气衰,故司天之气以强兼饼中运之弱,于是不及之运从司天之气而化,称为“兼化”。如己亥年土运不及,适值厥阴风木司天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蜈蚣萍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咳逆》。又称火呃。因胃火上逆,或痰火郁遏所致。《证治汇补·呃逆》:“火呃,呃声大响,乍发乍止,燥渴便难,脉数有力。”治宜和胃降火。可用安胃饮、小柴胡汤等方。热结便秘者,可用凉膈散
【介绍】:明医家。字廷用,号翠谷。松江(今属上海市)人。家世业医。父何严官太医院院判。全幼年失怙,正统丁卯(1447)中举人。承家学,精研医术,屡起沉疴,尤善治伤寒。后奉诏进京,特授御医,累擢院使。留
【生卒】:六世纪【介绍】:隋代医生。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人。得父许奭之传,历尚药典御、谏议大夫等。父子以医术均闻名于当时。撰有《备急单要方》三卷。
病证名,小肠受病而引起的泄泻。《幼科发挥》:“泻自小肠来者,亦水谷注下而不分,则成糟粕而非完谷,且小肠为受气之府,水谷到此,已变化而未尽变化也。”治宜泌别水谷,用五苓散,使水谷分利,则泻自止。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即积痢。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