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何金琇条。
气功学专著。明·袁黄编撰。此书系根据佛宗天台宗《小止观》与《六妙法门》写成。其间结合了作者本人先后从云谷大师、妙峰法师请教及自己的实践经验。全书分辨志、预行、修证、调息、遣欲、广爱6篇,对修习止观者,
指巳时。详十二时条。
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羞明畏日、怕日羞明、畏日、恶日、畏明。多因风热上攻或阴虚血亏所致。患眼畏视光明,遇光则涩痛难睁。证有虚实之分:若兼红赤肿痛,眵多泪热等,多属风火实证。如《银海精微》:“
指体内轻清升发之气。走向上窍的阳气,发于肌表腠理的卫气,充实四肢而具有卫外作用的阳气等,均属清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病证名。出元·朱震亨《幼科全书》。指痘疮不依次起长,而一齐起发,遍身白色如钖饼形,头面浮肿的症状,属危症。但病人能食,大便坚,小便清利又无其他兼症者,宜清补解毒,用助脾快斑汤(《幼科全书》:黄芪、人参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因湿热蕴结下焦而成。主症为小便短、数、热、赤、涩、痛,并可伴有寒热,腰痛,小腹拘急胀痛,烦渴等,甚者尿出有血。治宜清热利湿为主。常用瞿麦汤、八正散、导赤散、五淋散等方
气功养生学专著,题正阳真人钟离权述。全书以七言歌诀形式写成,凡一千七百余字。书中斥服食、胎息、行、咽津、采补、辟谷、符咒、科仪、存思、守丹田、缩龟炼乳、识心见性、止念降心等为旁门小法。唯以金液还丹之内
病证名。指呕吐因肺胃有热,复伤燥邪所致者。《症因脉治》卷二:“燥火呕吐之症,喘逆呕吐,吐则气急,呕少难出,口唇干燥,烦渴引饮。”脉多浮数或数大。宜选用清燥汤、葛根石膏汤、门冬知母汤等方。
【介绍】:见程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