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陆氏三世医验

陆氏三世医验

医案著作。又名《习医钤法》。5卷。明·陆岳及其子肖愚、孙祖愚撰。刊于1838年。内载一世医案66例;二世39例;三世63例;附陆氏自制各方。医案详载病状、病因及望、闻、问、切辨证过程,治疗能抓住主要病证,或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证,随证处方,灵活化裁。如胎逆重用大黄峻下痢疾用补塞法等。治法寓变于常,颇有特色。

猜你喜欢

  • 黄肿

    出《丹溪心法》。即钩虫病。详该条。

  • 救军粮

    出《滇南本草》。为赤阳子之别名,详该条。

  • 倪涵初治疟第四方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引倪涵初方。又名久疟全消方。威灵仙、醋莪术、炒麦芽各一两,何首乌二两,狗脊八钱,青蒿子、铅丹、山甲珠、醋鳖甲各五钱。为细末,用山药粉、饴糖各一两,水糊为丸,每服二至三钱,

  • 冷秘

    病证名。又名阴结。指阴寒凝结,腑气不通。《圣济总录·大小便门》:“下焦虚冷,窘迫后重,是谓冷秘。”《证治要诀·大便秘》:“冷秘由冷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津液不通,胃道秘塞,其人肠内气攻,喜热恶寒,宜藿

  • 化痰青

    见《四川中药志》。为九头狮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 失枕手法

    理筋手法。让患者正坐,医者立于背后,一手扶患者头顶,一手拇、中指点按天枢、风池、风府等穴,并顺诸穴部位自上而下按摩多次,再用拿、捏、提弹颈后部及肩背诸肌腱各数次。次以双手拇指于枕骨关节,余指在颌下部,

  • 无头疽

    病名。为发于筋骨之间或肌肉深部的阴性疮疡。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气滞而酿成。患部漫肿无头,皮色晦暗。病程多缠绵,甚至伤筋烂骨,难溃难敛。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内服阳和汤、醒消丸、小金丹等;外用阳和解

  • 内补十宣散

    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六。即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见该条。

  • 呼吸静功妙诀

    气功功法。意念随呼吸上下的一种静功功法。为明代医家龚廷贤所编订,见于《寿世保元》。其功法:每日子、午、卯、酉时,于静室中,厚褥铺于榻上,盘脚趺坐,瞑目不视,以绵塞耳,心绝念虑,以意随呼吸一往一来,上下

  • 热伤神明

    证同热入心包。都是热性病因高热而出现神志症状的病变。热入心包是指病变部位,热伤神明是针对神志症状。参热入心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