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伤寒全书
见伤寒六书条。
见伤寒六书条。
病名。即兔缺。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天文草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名。见《银海精微》。即眼睑。详该条。
即阴囊。《寓意草》:“少腹有疝……,坠入睾囊甚易。”
即健脾。详该条。
①六淫病邪中的风、暑、燥、火等四种邪气。因其致病多表现为阳热证候,易伤阴津,故名。②侵犯阳经的邪气。
病证名。明·赵献可《邯郸遗稿》:“胎前手足麻木,此属血少,宜养血安胎,以八珍汤为主。”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在内踝者名走缓,又名鞋带疽。”详内踝疽条。
出清·阎诚斋《临产须知评正》:“在子宫口开全后不破水,卒致胎儿包被囊膜而出者,是曰被膜儿,又曰幸帽儿。”
出《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即临产。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