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部位名。古人解、骱通用。同节骱,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即关节,详该条。
与急则治标相对而言。指在病势缓和、病情缓慢的情况下,治疗应针对本病的病机,或以培补本元为主,因为治疾病发生的本原,则标的症状自愈,亦即治病必求于本的精神。例如阴虚发热的疾病,则阴虚是本,发热(包括五心
见《滇南本草》。为草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见《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即儿枕痛。详该条。
病证名。五脏病变而致遗精的统称。《医宗必读·遗精》:“若乎五脏各得其职,则精藏而治。苟一脏不得其正,甚者必害心肾之主精者焉。治之之法,独因肾病而遗者,治其肾,由他脏而致者,则他脏与肾两治之。”《证治汇
出《周礼·天官》。指专治肿疡、溃疡、金疮、折疡等外科疾病的医生。
劳复证之一。见《诸病源候论·热病劳复候》。参见劳复、温病劳复条。
治则。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对精髓亏虚者,宜使用厚味滋补的药物治疗。《类经》:“精不足,阴之衰也,非味不足以实中而补元。”阴精不足使用滋补,可于饮食或药物中选择厚味血肉有情之品,如海参、淡菜、鱼
一种生理性变异的脉位。桡动脉从尺部斜向桡骨茎突背处侧,向合谷方向伸延。切脉位置应相应改变。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指大病后因体虚而多汗。参病后多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