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明代医生。字晋卿。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著有《考古针灸图经》、《沂源指治方论》等书,皆佚。
是炼的异体字。详炼眉疮条。
①泛指胃腔。②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载:“上纪者,胃脘也。”王冰注:“谓中脘也。”后类经图翼》列作中脘穴之别名。而《针灸聚英》则作上脘穴之别名。见各该条。
病名。《喉科心法》:“此症从脚跟发起,直至喉间。或一年一发,或半年一发,其病一日行一穴。切忌热物怒气。”详脚跟喉风条。
病名。见《喉科种福》卷五。多由素属阴虚之体或内伤久病,肾阴虚损,虚火上炎客于咽喉所致。证见满口皆黄,但其黄如淡金,干净无垢,口无涎丝,外显潮热或兼腰膝酸软,唇红颧赤。或如久病痨瘵之人等一派阴虚于下,阳
见《东北资源植物手册》。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即脱囊,见该条。
出《药性论》。为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晚清医家。字聪甫。浙江钱塘人。撰《霍乱审证举要》一书,采集有关书籍,参考西法,阐述各地方土气候及霍乱脉症,并附所用验方及外治、针灸等法。
病证名。《东医宝鉴·外形篇》:“风晕,伤风眩晕,恶风自汗,或素有头风而发作。宜川芎散、芎散。”参见眩晕、伤风眩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