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牵偏外障
病证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即风牵斜。详该条。
病证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即风牵斜。详该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浙贝母之药材名,详该条。
出《灵枢·骨度》。即骶骨、尾骨所在部位。参见尾骶骨条。
【介绍】:见程国彭条。
出宋·史堪《史载之方》。指风涎、热涎、冷涎、病涎、虚涎和毒涎六种。详各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小儿偏风,详该条。
舌体伸长而弛缓,称吐舌;舌微出口外,立即收回口内,或舌舐唇上下及口角左右,称弄舌。多见于小儿,属心脾热盛重症。
关节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髋关节,详髀枢条。
见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条。
经穴名。代号GB38。出《灵枢·本输》。别名分肉、绝骨。属足少阳胆经。经(火)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当趾长伸肌与腓骨短肌之间凹陷处。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偏头痛,目
证名。系指白睛红赤,肿胀高起的证候。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天廓(指白睛)尽情肿起,色紫碧,状如败猪肺,看得怕人,甚者并风轮包倒,不见金井,故曰火天夺日。”参见形如蝦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