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竹叶椒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糯米藤,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灵枢·本脏》。又名阴狐疝气,狐疝风。俗称小肠气。指有物入阴囊,时上时下的病症。多因寒气凝结厥阴肝经所致。《儒门事亲》卷二:“狐疝,其状如瓦,卧则入小腹,行立则出小腹入囊中。狐则昼出穴而溺,夜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微旨大论》。指既为天符、又为岁会之年,即司天之气、中运之气和岁支之气三者会合。戊午、乙酉、己丑、己未均属太乙天符年。
解剖部位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眼弦。详该条。
【介绍】:见王勋条。
八纲之一。指邪入脏腑,血脉,骨髓等所出现的症候。《景岳全书·传忠录》:“里证者,病之在内,在脏也。凡病自内生,则或因七情,或因劳倦,或因饮食所伤,或为酒色所困,皆为里证。”《万病回春·伤寒总论》:“病
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即死胎不下。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