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黄家

猜你喜欢

  • 眼粪

    眵之俗称。详该条。

  • 切法

    ①刺法名。指针刺时以拇指指甲切压穴位,以使局部气血宣散然后下针的方法。《针经指南》:“切者,凡欲下针,必先用大指甲左右于穴切之,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针灸问对·十四法》:“凡欲下针之时,用两手大指

  • 针摇

    针刺手法。即摇法。《针灸大成》十二手法之一:“凡出针三部,欲写之际,每一部摇一次……如扶人头摇之状,庶使孔穴开大也。”参见摇法条。

  • 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LI,《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时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

  • 小儿木舌

    小儿舌肿硬而不灵活,《幼幼新书》又名初生木舌。《圣济总录》:“小儿木舌者,以心气蕴热,热气随脉上至于舌,则舌木胀起,渐渐肿大,满口塞喉,若不急治,便至危殆。”参见木舌条。

  • 吕光伦

    【介绍】:见吕留良条。

  • 交合

    名词。出《素女经》。指性交。

  • 出白

    证名。《素问·玉机真藏论》:“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后人将出白解作“溲出白液”,有谓与“白淫”义同。参见便浊、白淫条。

  • 内伤噎隔

    病证名。多因忧愁郁结,五志之火皆动,日夜煎熬,津液干涸,或膏粱厚味,辛辣炙煿,恣意不谨,积热消阴等所致。《症因脉治》卷二:“饮食之间,渐觉难下,或下咽稍急,即噎胸前,如此旬月,日甚一日,渐至每食必噎,

  • 起针

    即出针的俗称。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