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鼻多涕

鼻多涕

病证名。鼻塞不通,而多涕液。《圣济总录》卷一百八十:“肺开窍于鼻,肺气不和,风冷乘之,使气道遏而不通,则风冷与气上畀,蒸而为液,其液复畀于下,故令鼻多涕。”治法见涕液不收条。

猜你喜欢

  • 鹿铃草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铃兰之别名,详该条。

  • 走哺

    ①古病名。指下焦实热而致二便不通,呕吐不停者。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张氏医通》卷四:“下焦实热,其气内结,不下泌糟粕,而淤浊反蒸于胃,故二便不通,清逆不续,呕逆不禁,名曰走哺。人参汤主之。”②指

  • 太素膏

    《医宗说约》卷五方。轻粉三钱,冰片五分。为细末,用猪脊髓调匀摊贴患处,同服十全大补汤。治疮久不收口,元气虚极者。

  • 戊己汤

    《症因脉治》卷四方。白芍药、甘草。水煎服。治血虚腹痛。

  • 肺主治节

    治节,即治理、调节之意。人体各脏器组织,所以能依着一定的规律活动,须赖肺协助心来治理和调节。《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心主血,肺主气,气血的循环运行,输送养料,维持各种脏器组

  • 胎衣不下

    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即胞衣不下。详该条。

  • 方古庵

    【介绍】:见方广条。

  • 太阳腑病

    病证名。亦称太阳腑证。为太阳经邪热不解,内犯膀胱所致。有蓄水与蓄血之分。《伤寒溯源集·中风失治》:“太阳者,膀胱之经也。……太阳之经邪不解而内犯膀胱,则下焦不蒸而气液不得上腾。”《伤寒论辨证广注·太阳

  • 顿嗽

    指咳嗽不咳则已,一咳则连续十数声至数十声。多因燥热灼津而致。《医述》载方星岩之说:“顿嗽症,大都肺燥津伤,故咳剧痰不易出,宜仿清燥救肺汤大意。”亦称顿呛,详见该条。

  • 药味别名录及续录

    书名。共2册。高洁编。刊于1919年。本书是北京药行商会为药业人员查检常用商品药材的别名而编印的一种工具书。书中所用检索方法也是根据药业人员的习惯而制定,与一般按笔划、部首者不同。分正、续二册,约包括